揭開惡性腫瘤血管轉移之謎

本文已影響2.79W人 

天津市腫瘤醫院病理學專家孫保存教授等在國際上首次提出雙向分化惡性腫瘤血液供應獨特的模式——血管生成擬態,揭示了高度惡性腫瘤血道轉移之謎。這是孫教授所主持的“雙向分化惡性腫瘤血管生成擬態及其分子機制”研究課題的最新發現。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揭開惡性腫瘤血管轉移之謎

惡性腫瘤需要血液供應才能持續生長和發生血行轉移。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爲從血管內皮來源的新生血管是腫瘤獲得血液供應的唯一途徑,臨牀治療主要以血管內皮細胞爲靶點,使用內皮抑素及血管抑素等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惡性腫瘤,但仍有一半以上的腫瘤病人因復發和轉移致死,尤其是黑色素瘤的病人血道轉移率達到六成。

以孫保存教授爲首的研究小組經過多年的臨牀研究,在腫瘤血管生成研究領域獲得三大重要發現。

首先,在國際上首次證實了雙向分化惡性腫瘤組織中存在血管生成擬態。從細胞水平、亞細胞水平、蛋白水平等多角度定位研究,結果表明雙向分化惡性腫瘤組織中存在血管生成擬態。雙向分化惡性腫瘤,即具有上皮和間葉兩個方向分化、獨特排列方式、分泌細胞成份的能力及易血道轉移等特點的惡性腫瘤,包括長在肢體、胸腹腔、眼眶和生殖道的黑色素瘤、滑膜肉瘤、腺泡狀橫紋肌肉瘤、間皮肉瘤等。血管生成擬態即模擬血管形成的狀態,這種供血模式沒有血管內皮細胞的參與,腫瘤細胞通過自身變形與細胞外多種成份相互作用,模仿血管壁結構,形成輸送血液的管道系統,建立這種特殊的腫瘤微循環,並可與原有的血管相連通,使腫瘤獲得血液。具有血管生成擬態的雙向分化惡性腫瘤因惡性度高、血道轉移早、轉移率高、預後差等,患者5年生存率爲零。其次,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惡性腫瘤生長的不同階段,腫瘤組織內存在不同的腫瘤血液供應模式間彼此過渡的“三階段現象”。即在腫瘤快速生長的早期腫瘤組織血液供應主要來自血管生成擬態;隨着腫瘤體積的不斷增大,內皮細胞的不斷分裂增殖,在血管生成擬態和以內皮細胞構成的血管之間出現了馬賽克血管;前二者逐漸被內皮細胞構成的血管替代,併成爲腫瘤血液供應的主要方式。在這種血供的微循環過程中,骨髓來源的幹細胞在腫瘤分泌的某些細胞因子的誘導下到達腫瘤組織局部,並分化成內皮細胞,參與腫瘤的內皮細胞構成的血管生成。第三,提出參與雙向分化惡性腫瘤血管生成擬態的一組重要基因,爲今後的基因治療的找到了新靶點。

該研究成果在雙向分化惡性腫瘤血道轉移分子機制領域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的解釋了以往抗內皮治療無效的原因,豐富了腫瘤血液供應理論,併爲進一步開發針對腫瘤血管生成擬態新的基因治療提供依據。同時爲患者進行早期個體化診療提供線索,從而爲預防惡性腫瘤的復發,抑制血道轉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質量奠定了重要基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