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後綜合徵”來襲 對症治療很重要

本文已影響1.33W人 

“考後綜合徵”來襲 對症治療很重要

第一招:大哭大笑釋放情緒,破解懊惱焦慮

“高考結束,考前的高壓狀態驟然放鬆,會有不少考生難以調適,出現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適症狀。”專家表示,這就可能引起所謂的“考後綜合徵”,要避免造成嚴重後果,需要考生家長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行爲變化。

專家將考後綜合徵的表現進行了簡單分類:

第一種就是懊惱焦慮型。

“這種往往是最常見的。”專家表示,考生在考後感覺沒發揮好,會出現自責、懊惱情緒,“爲什麼考前沒複習到呢?”他們常常糾結類似的問題不能自拔。

嚴重者可能會出現情緒煩躁、食慾差、睡眠差等表現,甚至會躲在屋裏,不願見人,不和同學交流。尤其一些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優等生更容易出現懊惱焦慮情緒。

專家表示,對有這種症狀的考生,家長要適當安慰,同時要鼓勵孩子充分釋放心理壓力,哭也好,笑也好,都比憋在心裏好。家長在安慰孩子時,不要再糾纏於考試細節,而是要看看孩子想通過什麼方式釋放情緒。如果孩子只想靜靜,家長可以約定一個期限,讓孩子自我調節,不過,其間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爲表現。

如果家長的安慰效果不好,可以試着請與孩子關係好的同學或老師來與孩子交流,讓孩子與其主動訴說,釋放壓力。

第二招:樹立新目標,趕走空虛和迷茫

第二種常見的考後心理不適就是空虛迷茫。

在備考期間,考生爲了考大學這個明確的奮鬥目標,生活規律且節奏緊張,但考試一旦結束,心裏緊繃的弦驟然放鬆,一些考生可能會出現不知所措,感覺做什麼都“無聊、沒勁”。這種考生可能會做什麼事都打不起精神來,進而出現嗜睡、沒食慾、不願出門等表現。

對有這類症狀的考生,專家表示,最好的心理調適辦法就是儘快樹立新目標,讓自己忙起來、動起來。山大二院心理科專家郭公社提醒,考後放鬆關鍵要進行積極休息,而不是消極休息,例如,在休息的同時最好保證每天有一定的時間進行學習,切忌考完後一點也不“沾”書。

專家表示,外出旅遊是積極休息的有效方式之一。考生可以和同學一起進行畢業旅行,當然最好在家長的協助下規劃旅遊線路以確保安全。如果不願外出旅遊,可以進行積極的室內室外運動,如約同學打球,或進行適度同學聚會等,也可以看一些名著“雜書”、觀賞電影等。

除此之外,考生還可以利用中學階段最後一個長假,學習一門新技能,如開車、游泳等,也或者進行社會實踐,當志願者、勤工儉學等。這些都是轉移注意力的不錯選擇,同時還能開闊視野,讓自己從狹隘的“考試世界”走出來,感受真正的生活。

第三招:放鬆不能超一週,管住亢奮無度

第三種考後綜合徵症狀是有部分考生可能會出現異常亢奮的情況。

有部分發揮較好的考生或者考前過於壓抑的考生,考後可能急於擺脫考前的“悲慘記憶”。如有喜歡玩遊戲的考生,可能會肆無忌憚地泡吧、上網、打遊戲,有的可能會不停地進行同學聚餐、唱KTV等。

假期作息紊亂,會造成睡眠節律紊亂,甚至影響到大學入學後的作息習慣。專家提醒,如果暑期長時間無節度地玩耍娛樂,很容易形成一些適應障礙,如抑鬱、焦慮、煩惱等,感到對目前的處境不能應對,無從計劃。

這種適應障礙會延緩學生進一步學習的適應期。一些考生進入大學,面對新的學習任務,適應障礙的危害就更明顯。一部分學生障礙比較嚴重,其記憶甚至會產生一段“空白”,記不起從前掌握的知識。

對有這類症狀的孩子,專家表示,隨心所欲地睡懶覺、發發呆、或者聚會玩遊戲,都不要超過一星期,接下來就應有序休整。例如,作息時間上可以比備考期間稍晚一點,但不宜通宵達旦玩耍,黑白顛倒。對於此類孩子,專家還提醒家長應適當約束。

專家特別提醒,不少男女考生在備考期間壓抑的情感,有可能會在考後集中釋放,甚至可能發生無保護性行爲等。男女交往應發乎情止乎禮,以免發生該年齡段無法承擔的後果。

溫馨提醒:考後這些症狀可能會交叉出現,因此需要家長仔細觀察,以便及時發現孩子心理波動的蛛絲馬跡。如若孩子連續幾天出現失眠、食慾差、脾氣大等情況,或者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不願與人見面、交流,這時家長除了多開導,更要及時向心理醫生求助,以免情況惡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