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活中的致癌因素

本文已影響8.87K人 

1.放射線

職業生活中的致癌因素

如接觸射線即使是少量,也有引起癌症的危險。放射線的致癌作用與其劑量、年齡及受到放射的方式有關,放射線引起的癌瘤有白血病、皮膚癌、骨肉瘤及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甲狀腺腫瘤,其中主要是白血病。放射線致癌機理可能是射線引起了細胞核內DNA(遺傳物質)鏈的損傷,在修復過程中,dna鏈發生畸變,使下一代(子代)細胞的特性發生改變而成爲癌細胞。

2.紫外線

長期接受紫外線可引起皮膚癌。臨牀觀察表明,長期在陽光(陽光中含大量紫外線)下曝曬的部位,皮膚癌的發病率較高,尤其是白色人種。其致癌機理可能是通過其光化學作用,使細胞內dna發生突變,導致癌瘤發生。

3.某些纖維

人與某些纖維,如石棉、玻璃絲等長期接觸,可以誘發肺或胸膜的惡性腫瘤。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約50%的石棉肺病人得了肺癌。80%的胸膜間質瘤發生在曾暴露於石棉塵的人。動物實驗也證明了這類物質的致癌作用。

4.慢性機械性刺激和創傷

這可能僅僅是促癌因素,主要導致組織的慢性炎症和非典型增生,在有致癌因素作用的條件下,可誘發組織的癌變。

職業因素所致癌症最常見於皮膚、泌尿道及呼吸道,因爲這些部位經常與致癌物接觸(如皮膚),或者致癌物及其代謝後產物吸收(如皮膚、呼吸道)與排泄(如泌尿道)時接觸。

環境污染中的致癌因素

1.大氣污染

許多學者驚奇地發現,近50年來,隨着工業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肺癌的發病率也顯着提高,特別是世界經濟發達地區的肺癌患者成倍地增加。

例如,美國的肺癌病人50年裏,男性增加了18倍,女性增加了6倍,每4名癌症死亡病例中,就有1名是肺癌;每100名死亡病人中。有5名死於肺癌。就我國情況看,肺癌也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上海市蘆灣區1971年比1952年肺癌死亡率增長9.65倍;北京城區1975年比1958年肺癌死亡率增長2.5倍。從全國惡性腫瘤排列順序來看,肺癌佔第5位,每100名癌症病人中,大約有8名是患肺癌的。

爲什麼肺癌的患病率增長如此之速?這與近代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造成大氣污染是分不開的。大氣污染嚴重的工業區與大氣污染較輕的農村,肺癌發病率有着顯着差別的事實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

動物實驗證明,空氣污染物中的多環炭氫化合物有致癌作用。在工業發達的地區,工業生產過程中可排放出各種煙塵、金屬粉塵、纖維及各種化學物質,如苯並芘、氮氧化物、烴類、光化學氧化劑等。在日常生活中,爐竈、鍋爐排放出的煙塵、二氧化硫,交通工具排出的苯並芘、氮氧化物、烴類等。這些物質排放於大氣中被人直接吸入,可誘發多種疾病及肺癌等惡性腫瘤。實驗證明,在大氣中有致癌作用的物質約30多種,其中多環芳香烴類的苯並芘,爲空氣污染中的主要致癌物質。

鑑於上述情況,必須切實加強工業區的科學化佈局;重視減少廢氣排放和排出廢氣的無害化處理;開展羣衆性綠化環境,淨化空氣工作;搞好個人防護,必要時外出戴防護口罩,等等。這對於減少大氣對人體的危害,降低肺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必將大有裨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視大氣污染致癌的同時,對因吸菸而造成的空氣污染,特別是室內空氣污染所帶來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視的。有這樣一個故事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

—位70多歲的老漢,60年來,他從早到晚嘴不離煙地抽個不停。其老伴與他同庚,五年前就患肺癌去世了,而他肺部x線檢查卻是“心肺正常”,由此,他對吸菸會導致癌症的說法產生了懷疑。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近年來的研究終於揭開了謎底,原來,吸菸的煙霧中含有多種有害成份,這對於致癌物酶活性強的人就容易活化苯並芘,助紂爲虐,使苯並芘發揮致癌作用。而對於致癌物酶活性弱的人就起不到活化苯並芘的作用。其老伴由於生活在吸菸環境裏而被迫吸菸,體內芳烴羥化酶活性比較強,於是成了老漢吸菸的無辜犧牲品。而老漢雖然是主動吸菸者,可是因體內這種酶的活性較弱,大量苯並芘不能活化而僥倖未患癌症。由此可知,吸菸不僅嚴重影響自己的健康,同時,對別人的生命安全也是一種威脅。

有資料指出:吸菸者吸菸時,本人只吸進30%的煙霧,而其餘70%的煙霧則散發到周圍環境中,如果室內通風不良,大量煙霧就被同室的人吸進而成爲被動吸菸者,於是同樣增加了患癌機會。爲此,我們奉勸吸菸者,除爲自己健康着想外,更要注意公共道德,做到不吸菸,尤其不在公共場所吸菸。

2.水源污染

在調查癌症發病的過程中,人們發現這樣一種令人費解的現象:即使在同一個肝癌高發縣,也存在着高發與低發極爲清楚的界線,且常年不變;有的僅一條公路之隔,發病率卻相差6—7倍。再次調查發現,這種現象與飲用水源不同有關。低發區居民以飲用大河活水和井水爲主,而高發區居民則以飲用溝塘水爲主。溝塘水多見於海濱低平地區,海濱井水多味鹹,不適宜飲用;而溝塘水味淡,不僅是飲水水源,也用於洗滌衣服(洗衣粉也是一種促癌劑,故不可入口)、蔬菜、糞桶等,同時還養殖一些水產品,因而水源污染嚴重。

進一步調查又發現,水源污染愈重,肝癌發病率愈高,水源污染較輕,發病率也較低。飲溝塘水者肝癌發病率是飲用淺井水、深井水的6倍和12倍。如對某縣特高發的三個鄉約五萬人調查,結果飲用溝塘水者肝癌發病率最高,河水其次,而飲用深井水、淺井水者無一發病。此外,在江蘇啓東和上海南匯高發地區,對16歲以上居民約16萬人建立一人一卡,登記飲水類型,然後追蹤觀察其肝癌的發病情況,經多年的隨訪再次證實上述的結論是正確的,同時,許多癌症的發生與飲用水不潔都密切相關。調查結果提示在溝塘水中一定存在致癌物質。

此外,隨着我國工業的迅猛發展,我國的各大水系及其支流,以及部分城市地下水已不同程度地受到化學物質——汞、氰化物、酚、鉻、砷、石油等的污染,並已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某些城市的自來水水源及魚體內均檢出致突變陽性結果。更值得注意的是,自來水的致突變陽性率比原水高3倍,說明自來水中除保留原水中一部分致突變物質外,在淨化過程中還增加了新形成的致突變物質,這就增加了自來水的危險性。

如果將這種具有致突變物質的自來水燒開後,其致突變性也不可能減弱。而且這樣的危害性往往要在20年或更長的的時間之後才能看到結果。據報道,美國政府環境委員會彙總了一份報告,其中提到在紐約等五個州,對11398名因死於患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癌症的調查,發現致癌原因最終追究到死者居住地的飲用水,也就是說,直腸癌、結腸癌和膀胱癌的發病率與當地運用氯來處理自來水中的細菌,從而氯和水中的有機物結合產生有機氯化物(如三氯甲烷、三溴甲烷等),這些物質與癌症發病密切相關。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