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被嚼食餵養 21歲查出胃癌

本文已影響2.99W人 

從小被嚼食餵養 21歲查出胃癌

剛20歲出頭的小夥子,被查出胃癌,還是晚期,追蹤病因竟與他小時候常被大人嚼食餵養染上幽門螺桿菌有關。昨天,記者從武漢協和醫院萎縮性胃炎——消化道早癌專病門診瞭解到,如今年輕人患胃癌並不罕見,其中85%的患者初診已是晚期,多數都當作了普通胃病而延誤治療。

從小被嚼食餵養 21歲查出胃癌

武漢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侯曉華教授說,自從上個月該門診開診以來,已有5名20歲左右的年輕人查出胃癌,其中大部分都已到晚期,江夏區21歲的小夥子小李就是其中一例。

小李從小胃部就有毛病,時常出現厭食、腹痛、腹脹、噁心、嘔吐、反酸、噯氣等症狀,但家長都以爲是普通胃病沒當回事。

今年春節前,小李突然覺得胃部疼痛加重,隨便吃了點胃藥。前段時間,小李覺得胃部不適加重,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出來後,一家人都嚇壞了,21歲的他竟患上了胃癌。

追查病因時,侯曉華教授瞭解到,小李從小是奶奶帶大的,疼愛孫子的奶奶喜歡口對口地餵食或將食物嚼碎後再喂,餵食時還先用舌頭試試食物的溫度。侯曉華判斷,就是因爲這個習慣讓小李感染上了幽門螺桿菌,並經過20年的發展,加上小李平時喜歡熬夜,生活和飲食都沒有規律,有了症狀也不及時去醫院確診,最終發展爲胃癌。

1%的慢性萎縮性胃炎發展爲胃癌

“我國人羣,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爲40%—60%左右,”侯曉華說,幽門螺桿菌傳染途徑包括口對口傳播,如家人的親吻、父母嚼食餵養小兒,以及糞便傳播,如食用污染的食物、水等。在我國,兒童的感染率偏高。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兒童,不僅兒童期的身體發育會受到影響,成年後的胃癌發病率是未感染者的4一6倍。

“但也沒必要談幽門螺桿菌色變,”侯曉華教授解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衆多,但胃癌發病率僅爲萬分之3.5,並非只要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演變爲胃癌。演變成胃癌與患者自身的遺傳背景、易感體質等有一定的關係。從正常胃到胃癌的演變通常經過一個相當長的階段。一般快速型的胃癌發展期需7—8年時間,普通型則長達20—22年,從早期胃癌演變至中、晚期胃癌還需約3—5年時間,從幽門螺桿菌感染到胃癌的進程則爲l0—20年。可見只要引起重視,完全有足夠的時間預防胃癌的發生。

“老胃炎”1~2年做次胃鏡可防癌

“由於胃鏡檢查比較痛苦且費用略高,絕大多數人不願做,因此我國早期胃癌檢出率很低,85%的胃癌發現時已是中晚期,”侯曉華坦言,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這方面健康普及率低。而同樣爲胃癌高發國家的日本,胃癌的早期檢出率超過85%。

如何早期發現胃癌?專家建議,普通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1~2年做次胃鏡和病理隨訪;有中、重度萎縮或伴有腸上皮化生的患者應每年隨訪一次;伴輕度異型增生,根據胃鏡及臨牀情況應縮短至6個月左右隨訪;重度異型增生需立即複查胃鏡和病理,必要時可行手術治療或胃鏡下局部治療。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