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扭傷後切勿立即貼膏藥

本文已影響1.3W人 

    膏藥是家庭中常用的一種外用藥,具有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療效顯著、不汙染面板及衣服等優點。然而,在使用該藥治療跌打扭傷時,許多人傷後立即貼上膏藥,以為這樣傷痛會好得快。其實,這種做法不但無法減輕疼痛,反而會造成區域性腫脹加重,疼痛更厲害。

跌打扭傷後切勿立即貼膏藥

    由於人體組織受到外力損傷後即呈現炎症反應,液體大量自血管內滲出到扭傷處,區域性慢慢出現腫脹,繼而壓迫神經引起疼痛。

    這種反應在24小時內可以達到頂峰,如果在此期間貼上傷溼止痛膏,其活血作用會使區域性血液迴圈加速,自血管內滲出的液體也會增多,區域性腫脹疼痛也會加重。因為膏藥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傷後即貼不能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正確的使用方法應該是,跌打損傷後,在面板無破損的情況下,應先用熱毛巾或生薑片將患處或穴位處的面板擦淨,也可冷敷或用冷水沖洗患處,使血管收縮,減輕腫脹疼痛現象。等24小時後再貼傷溼止痛膏,這樣既可減輕疼痛,又可縮短病程。

    另外,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藥,孕婦均禁用。

    如果貼膏藥後區域性面板出現丘疹、水皰或感覺瘙癢劇烈,說明對此膏藥過敏,應立即停止貼敷,並口服抗過敏藥物或區域性外塗激素類軟膏,進行抗過敏治療,不能自行解決時,請醫生幫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