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rier IQ被指侵犯隱私 手機消費者集體訴訟

本文已影響1.41W人 

Carrier IQ被指侵犯隱私 手機消費者集體訴訟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查地圖,看天氣,讀小說,追股市,現在的智慧手機上,各種軟體幾乎能滿足您所有的需求。有一款手機軟體叫Carrier IQ,你可能從沒聽說過這個東西,也不知道這個軟體是幹什麼的,但是這款軟體現在非常火,甚至在全世界掀起了軒然大波。

為了它,美國眾議員要求聯邦貿易委員會調查HTC、三星和蘋果等知名手機廠商;因為他,很多手機廠商紛紛撇清關係,避之唯恐不及;為了它,手機消費者更是怒火沖天,開始啟動集體訴訟。這個軟體究竟怎麼了?為什麼全世界都要和它過不去呢?其實很簡單,因為,這是一款涉嫌竊取使用者隱私的的軟體。

Carrier IQ這款軟體簡稱CIQ,這款軟體被認為可以竊取使用者隱私內容,如果你在搜尋引擎輸入Carrier IQ,按下回車鍵,就可以檢索到一個同名視訊,開啟這個視訊,有個美國小夥子會為你演示這款軟體是如何竊取手機使用者隱私的:

現在我展示的是簡訊部分。我用其他的手機給我自己的手機上發了一條簡訊,內容是“世界你好!”下面我們來看看對於這條簡訊都發生了些什麼。首先,我們在後臺看到:我的簡訊被推送到了Carrier IQ軟體。然後,後臺接著顯示為:目標手機接收到簡訊,這說明在我還沒有看到這條簡訊的時候,簡訊內容已經被這個軟體記錄下來了。

當然這款軟體能記錄的不僅僅是簡訊內容,據安全專家李濤介紹,你在手機上的一舉一動都可以被記錄,並被傳送到運營商那裡。

李濤:它能夠監控到手機使用者的地理位置、通訊錄的相關資訊,包括使用者訪問的網址以及網路訪問記錄這些資訊,它還會記錄使用者的簡訊內容和鍵盤輸入的內容,這是它會監控的資訊有哪些。同時,運營商會通過網路,無論是WiFi,還是GPRS向運營商傳遞監控到的和收集到的各種各樣的使用者資訊,運營商還專門提供了對這部分上傳流量不予計費。

目前,美國電信運營商AT&T、Sprint、T-Mobile、以及HTC和三星等幾家廠商已經證實自己的手機中安裝有這個軟體,蘋果則對此釋出宣告說,其iOS 5不會繼續支援Carrier IQ。而Carrier IQ公司則迴應說,從使用者處收集的資訊僅僅是故障日誌,並沒有儲存和外洩簡訊內容,並表示在使用者手機裡安裝這個軟體、並收集資訊的責任在於運營商非要這麼幹。那麼運營商為什麼要在手機裡裝“間諜軟體”呢?安全專家李濤表示,實際上CIQ不是一個間諜軟體。

李濤:不能輕易的說它是個竊取隱私的軟體,它實際上是一款監控軟體,是由美國的運營商要求美國的手機廠商在手機出廠之前必須預裝的一款軟體。當時安裝這款軟體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監測手機使用者使用手機的情況,從而更好的幫助運營商來改善他們的運營服務的質量。之所以這次引起這麼大的風波和爭議,在於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或者說是至少沒有清楚的對使用者有這樣一個明示或提醒的過程。

然而,不管當初安裝的目的是什麼,誰又能保證這款軟體沒有被別有用心的人竊取別人的隱私呢?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全球約有1.41億部手機受這個軟體影響。

而在國內,已經有歐美版的水貨手機被查出裝有這款軟體,更有人的推測說,國內身陷“CIQ隱私門”的使用者可能達到百萬量級,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至今仍不知情。那麼該怎麼判定手機是不是也中招了?

李濤:對於廣大的普通使用者來說,可以用一些專業的安全軟體比如像360手機衛士那樣的軟體進行手機的系統的深度掃描,從而精確識別出隱藏在系統深處的CIQ的程式,而且一旦發現了CIQ的蛛絲馬跡,就可以通過這樣的安全軟體,徹底的查殺CIQ的服務,從而保證隱私的安全。

應該說許多安全軟體都可以起到查詢的作用,但是CIQ很難從手機中刪除,如果我們通過安全軟體查出來了,應該怎麼把它刪除掉呢?

李濤:通常情況下,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用手動的服務,在手機裡面把它關閉禁用,但是這對普通使用者來說要求太高了,清除的方法也是使用一些專業的安全軟體清除,比如說使用類似於360手機衛士或者說一些專業的查殺工具,從而對手機檢測的同時做到一鍵查殺。

一句話點評:

科技越來越發達,但人們的私密空間似乎隨之變得越來越狹窄,本來是為生活提供便利的手機,卻正在成為竊取人們隱私最便捷的工具。這多少讓人有些意想不到。科技是雙刃劍,而我們唯一能寄託的只能是,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相關的法律能夠成為有力的盾牌,為我們擋住侵犯,擋住傷害。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